聯系:沈先生
Q Q:838020053
電話:025-52339915
傳真:025-52339915
手機:13023400648 13337800648 13813813954
郵箱:swxlkz@163.com
網址:www.efaah.com
地址:南京市長江路網巾市石婆婆庵14號街面101
南京印章上的藝術世界
印章本來所謂“印者,信也”,只是一種作為交接和憑信手段而產生的工具。直至宋元時期,大批文人介入印章創作和研究領域,像歐陽佟、蘇軾、黃庭堅、米芾等飽學之士,結合自己對文學與文字方面的知識,在印文內容上逐步切入,印章由此脫離了“純實用”價值,而轉向具有藝術性、文人性、賞玩性的“閑章了”,也可以說變成一種獨立的美術作品了。
在我書房的抽斗里,也陸續收藏著一些朋友為我雕刻的印章,平日里十分珍愛,從不輕易示人。直至這回在一家朋友開設的茶室里,相識了年輕的篆刻家周立祥,有幸欣賞到他的印章作品,大開了藝術眼界,這才感覺到自己以前在這方面簡直是個門外漢。較之于他的極有藝術品味的作品,我的那些印章太直白,缺少韻味了。
無疑能觀摩這位“70后”的篆刻作品,是一種藝術享受:印文流轉通暢,線條圓潤中實,而且形式多變,或粗獷、或細膩,或厚重、或樸實……他的篆刻既有著陳巨來、趙之謙那些大家的藝術影蹤,深然大氣,也受過北碑書、漢畫像的影響,厚重拙樸,但更強調的是內求印、外求印、書入印的藝術主張與藝術探求。
有的帶有水墨的寫意,有的帶有行草的筆韻。難怪海外有一玉商找上門來,竟然將自己用八十萬元購得的玉壺奉上請他刻上幾行銘文。這活計不好接啊,一旦刻壞了,后果不堪設想,但藝高人膽大,他果然不辱使命,用一根細如針尖的鉆頭完成了藝術創作。
他的這一手過硬的篆刻功夫,在旁人看來煞是了得都以為他一定是出于某個藝術大師的門下。所以當我聽說周立祥早先是無師自通,也可說野路子出身,而且只有小學文化水平,幾乎不相信這是真的?茨昙o輕輕的他,對于唐詩宋詞那么熟悉,寫在紙上,刻在石上,往往一氣呵成,而灑脫自如刻在壺上及硯臺上的毛主席詩句恰似行云流水在你眼前流淌。
本文鏈接:http://www.efaah.com/content/?123.html